欢天喜地闹元宵 巴东各地开展元宵节活动
保道路畅通 巴东县各部门积极应对冰雪天气
野三关镇万亩木瓜进入春管季
卫生服务进车站 溪丘湾乡外出务工人员免费参加体检
歌舞贺新春 官渡口镇五里堆社区举办文艺汇演
经得一番寒彻骨,赢得梅花扑鼻香。巴东县官渡口镇蔡家村贫困户胡其洪,一个身残志坚的阳光暖男,在脱贫致富路上自立自强,用天然溶洞发展养殖业,靠养猪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宁折不弯的自强人,他用智慧、用坚强诠释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内涵。
“老人家,您不能在这里摆摊,把路都占了,我来帮您把东西搬到规范经营区。”2月20日,巴东县城管执法大队执法人员正在对楚天路昌华菜市场占道经营的商贩进行劝导。
五年前,无主导产业、无集体经济的土店子村,是脱贫攻坚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五年后,支部强、产业旺、村庄美、村民富,土店子村摇身一变成为“幸福乡村”。
1月24日,北京大学“博雅教育示范中学”授牌仪式在巴东一中举行。巴东一中成为北京大学授予的首家“博雅教育示范中学”。
2月14日,在巴东县溪丘湾乡客运站,该乡卫计办和卫生院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外出务工人员测血压、查血糖。
12月28日至29日,湖北三峡酒业在野三关举行新品上市暨三峡老窖酒全国专卖店加盟说明会。
2月11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巴东县营沱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拆卸支模架。
2月19日晚(农历正月十五),巴东县巫峡广场,花灯齐上,人头攒动,一场由中共巴东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主办,县文体新广局和县文化馆承办的元宵文艺晚会隆重上演,数千名市民齐聚于此,共度元宵佳节。
2月18日,巴东县官渡口镇张家湾村“尖刀班”和村干部正在该村易迁安置户家中检查表井、泵房和户外水管运行情况。
2月17日,在巴东县东瀼口镇雷焦线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
2月17日,在巴东县沿渡河镇长梁村一柑橘园内,果农们正在进行柑橘春季管护。
军营里的年味
八旬老人的坚持
赵明廉:和郑万高铁一同成长
美丽巴东(六)
美丽巴东(五)
美丽巴东(四)
美丽巴东(三)
说熟,是因为我曾经到此地游玩过两次,也多次拜读关于巴人河的美文,通过照片,欣赏她的美;说不熟,是因为自上次来巴人河,到现在刚好5年,期间从未来过。
“久在新城住,终怀淡淡愁。忽然萌主意,春节去郊游。造访老城边,徜徉古巷头。江风今犹在,亦可解千忧。愿景多美好,不停向前走”。
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是它们的乐园。春寒料峭的时节,它们就已经在地下进行热身运动了。心急的人们,这时就开始拿着小挖锄、挎着小竹篮来到田野,一锄头下去,白白胖胖的鱼腥草就呈现在眼前了。
十四年前,我从水布垭老家举家外迁,来到了如今的野三关谭家村小区。虽然两地相距不过六十公里,坐车往返只需三个小时,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回乡的次数已日渐稀疏。
一个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夏日,我自绿葱坡街道出发,沿着二0九、三一八国道连接线的东大公路向西行走,这一段是恩施州海拔最高的公路。
闲居恩施东大门——野三关镇已近一年,耳闻目睹一拨又一拨人,去距此二十多分钟车程的地方踏勘一处沟渠,归来莫不啧啧称赞,
上午九点半,陈老师约我到高阳寨脚下叉柿子。我说,反正放假没事,天气也好,去吧。临走的时候,邀上饶老师,三人同行。
咂酒是土家族特有的饮洒形式。原始的咂酒方式,是将自酿米洒用陶罐斟上,放入多根吸管,放在一方桌中央,宾客们围桌而座,共吸之。
7月9日,中国民协副主席刘华率国内26位专家来到廪君文化之乡核心区——巴东县水布垭镇,就巴东县创建中国廪君文化之乡进行考察。
巴东民族文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体可以分为:民族语言、地方戏曲、土家舞蹈、历史传奇、民间故事、薅草锣鼓、劳动号子、山歌民谣等八大类。
巴东四道茶具有独特的喻意。一道茶——“罐罐茶”,用来招待日常来客。其制作方式:先将铜壶置于明火上,斟水加热,另将小陶罐在微火边翻烤,待发烫时放入茶叶半两,不停颠簸烘烤,直至茶香时,入开水冲泡,两分钟后分敬客人。
腊肉,全国比比皆是,唯有巴东土腊肉独具特色。每到冬腊月,土家族人民都有杀年猪过年的习俗,一般杀一二头,也有杀五六头的 ,为了便于常年保存
“绿衣服,黄面面,中间藏着小点点。咬一口,喷喷香,魂牵梦绕是故乡。”这是流传在巴东的一段话。其中的“主角儿”,就是包谷粑粑。
巴东霉豆腐,巴东人特别喜爱的一道咸菜,新鲜豆腐放至发霉后再抹上辣椒粉、花椒粉、盐等调味拌匀,装入器皿封存几日,即可随时食用。口感细腻,味道独一,巴东人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小风景。
巴东包谷稀饭,首先把晒干的包谷籽放到木碓和石碓里,加少量水舂去皮,再舂成砂砂,簸去皮再用大筛和小筛分别筛出大、中、小粒三种不同的包谷砂